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【国家】
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
【社会】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
【个人】
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
八礼四仪
【八礼】
仪表之礼:面容整洁、衣着得体、发型自然、仪态大方。
仪式之礼:按规行礼、心存敬畏、严肃庄重、尊重礼俗。
言谈之礼:用语文明、心平气和、耐心倾听、诚恳友善。
待人之礼:尊敬师长、友爱伙伴、宽容礼让、诚信待人。
行走之礼:遵守交规、礼让三先、扶老助弱、主动让座。
观赏之礼:遵守秩序、爱护环境、专心欣赏、礼貌喝彩。
游览之礼:善待景观、爱护文物、尊重民俗、恪守公德。
餐饮之礼:讲究卫生、爱惜粮食、节俭用餐、食相文雅。
【四仪】
7岁:入学仪式
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、接触校园生活、感知礼仪规范。
10岁:成长仪式
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、懂得分享,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、师长的教诲之恩、朋友的帮助之恩。
14岁:青春仪式
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,控制情绪、包容他人,迈好青春第一步。
18岁:成人仪式
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,做守法公民,担起社会责任,不断完善自我,立志成才报国。
创建文明校园六好标准
1、领导班子建设好。积极建设学习型、服务型、创新型党组织,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"三会一课"等制度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素质教育要求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坚持依法执教,义务教育学校认真贯彻落实《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》。完善校长负责制,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,贯彻民主集中制,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。
2、思想道德教育好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,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组织开展"我的中国梦"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、有梦想,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。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,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,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和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。落实《中小学生守则》,加强“八礼四仪”养成教育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培养学生阳光心态、健康人格。中等职业学校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。
3、活动阵地好。建设书香校园,引导学生多读优秀书籍。发挥校园宣传阵地的作用,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。加强校园网络建设,打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。加强团支部、学生会活动设施与场所的建设与管理,营造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环境。
4、教师队伍好。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,扎实开展师德教育,严格师德管理,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。定期组织师资培训,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,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。重视班主任、骨干教师的成长,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,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、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,形成结构合理、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。
5、校园文化好。建设优良校风、教风、学风,激励学生爱学校、爱学习、共建校园文明。体现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要求,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。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,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。
6、校园环境好。做好教学设施规划管理使用,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,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错落有致,使用功能、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,建设美丽校园。加强安全教育,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,确保校园安全、稳定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,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。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节约教育,引导师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,培育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。
中国梦
中国梦,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把“中国梦”定义为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”。
“中国梦”的核心可以概括为“两个一百年”,也就是: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,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“中国梦”的本质内涵: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