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本市一所集聋儿学前康复、聋教育、智障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。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前身为启东市聋哑学校。1976年,启东市聋哑学校创办,当年招收本县12至14岁的聋哑学生55名,学制为6年,学校教职工10人,校址设在原启东教师进修学校内。1979年,县教育局将原启东教师进修学校北部地块僻为启东市聋哑学校校区(民乐路168号)。
1985年,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,学校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。
1986年,聋哑学校举行10周年校庆、南通市人大和启东县委、县政府领导参加了庆祝大会,社会各界向学校捐款3万元,学校的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肯定。
1989年秋季,学校开设了南通市首家聋幼儿语言训练康复班,招收7名聋幼儿。通过训练,有3名聋儿的语言基本得到了康复,进入普通学校上学。同年,省残联在启东聋校举办聋幼儿语训研讨会,将学校的聋幼儿语训成果向全省推广。
90年代以来,启东聋哑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。1991年,日本友人铃木纪子女士在上海外国语学校赵贤州的牵线下,为学校添置价值2万多元的语训设备,并设立了3万元的铃木纪子奖学金,学校共有150名学生获得资助。
1999年,为适应启东特殊教育的发展,学校创办培智教育。政府投入160多万元新建了1543平方米的培智教学楼,为学校添置三机一幕,建立手工室、电脑房、图书室、活动室,在全市率先建立多媒体教室。同年秋季招收本市智障学生20名,开设2个培智教学班。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,启东聋哑学校更名为“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”。在这期间,还召开了启东市第一届特殊教育研讨会。
2000年以来,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。2004年,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向学校捐赠了价值1.5万元的图书;2005年,又出资12万元为学校兴建学生浴室。杨鄂先生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捐资数万元资助贫困残疾学生。
2005年,全校共有13个班级,其中聋7班、培智6班、聋幼儿语训康复1班、学生124名、教职工49名、校舍总面积4500平方米。学校开始创建省现代化特殊教育示范学校。
学校坚持“德育为首,科研先导”的办学思路,不断开发校本课程,先后开设电脑、手工制作、绘画、家政、沟通训练等10多兴趣活动项目。在历次省、市组织的比赛中共获得文艺演出一等奖3次、二等奖5次、体育比赛共有54人次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,绘画比赛获一等奖12人次、二等奖16人次。先后有20多名聋哑毕业生考上了大学,施晓怡、宋玲杰大学毕业后当上教师。学校毕业生有的安排在民营企业,有的凭借一技之长自谋职业。目前,聋儿和培智生的入学率均达95%以上,聋生的就业率达90%。
学校先后有十多位教师在省、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,有150多论文在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。办学20年来,学校先后4次承办了南通特殊教育研讨会,有20多名教师获省、市表彰。秦捷、邓新烈、宋淦洲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特教工作者的光荣称号。2006年学校被列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。学校86年至2005年连续15年获得启东市文明单位称号。